九年级 吴雨锋
上了赵勇教授的课后,我感觉我对现阶段努力方向的认识有了一个彻底的改变。赵教授在讲座中对我启发最大的一张图便是一个有趣的坐标系:横轴代表了热情程度,纵轴代表了擅长程度……其中,毫无疑问,我们不应该在既没热情,又不擅长的领域花费一丁点时间,因为那完全是浪费与折磨;而很有热情,但并不太擅长的东西只能作为兴趣;没有太多热情,但能够出人头地的专长会成为你的工作;但只有你既擅长,又充满热情的东西会是你的“Career”——职业、人生、生涯……只有不断追随这样的东西的人才会非常成功,也会非常幸福。
我不禁审视了一下我自己的现状,我所热爱的东西有很多,比如打篮球、打网球、看电影、阅读……但没有一个我能够做到“出人头地”。然而那些我所擅长的领域——数学、物理、编程、做项目……也没有一个我愿意去让它伴随我整个人生的。似乎,现在的我正处于一个迷茫的状态。不过还好,在讲座的最后,赵教授提到了这样的一个观点:美国的大学是通识教育,所以大学的生涯中是最好的一个提升自己、选择人生的机会。那去一所好大学留学,又显得何等重要了呢!
黄彦清
“We are facing a creativity crisis in our world today. Our jobs are taken over by machines, and only the creativity can get to survive in our society.” Professor Zhao’s lecture was very inspiring for many students, including me. Creativity has always been a hotly debated topic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and I’ve been very curious about why creativity decreases as age goes up, then increases after retirement. Professor Zhao describes how schools have actually been designed to turn creative toddlers into the populated working class. This is an interesting explanation, and I am extremely happy to be able to take part in his amazing lecture.
We were also shown a graph about how we should manage our passions and our interests. Professor Zhao taught us to find a perfect balance between what we didn’t like and what we adored. We should completely avoid things we’re not good at and we don’t like, and pursue our interests by spending 10,000 hours on one topic.
Being with Professor Zhao and other university administrators from Kansas University, I learnt many new and interesting things about universities in America and experienced the broader scope of upper education. It was a great experience and I look forward to our next meeting.
肖谨立
非常感谢学校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请来了赵勇教授,一名来自美国著名教育学院的著名教授,向我们很好地分析解答了我的困惑。赵教授的授课方式与往不同,他是通过生活中的问题,引导我们针对问题的原因展开思考,以实事评论的角度分析社会上看待“创造力”的问题,讲座的本身就拥有着十足的创新性。他通过诠释教育与创造力的关系,让我们领悟到能力与学习的关系,以及如何以正确的方式接触教育。讲座整个过程愉快、轻松,通过引导和思考,我们找到了学习和人生的方向。
赵教授虽然全程都在使用英语,但并没有影响到我们对讲座的理解和他讲课的激情。说到人的一生中创造能力在逐渐下降,他的口吻变沉重了;当一个同学紧张地走到讲台上回答问题,他会给予那个人最大的、真诚的鼓励。这次赵教授的讲座让我领悟到了三个我一直以来没有想清楚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学习?我要怎样学习?我正在学习什么?赵教授引导我们理解后,进一步诠释教育、学习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知识上的升华。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一句话,“不喜欢又不擅长的事情,是可以不去做的;不喜欢却擅长的,则只能是赚钱的方法;喜欢但不擅长的,则只能是一个娱乐的方式;喜欢又擅长的,才是生涯。”
任九宁
得益于学校给的这次机会,我与同学们与来自堪萨斯大学的各位教授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我们都感到收获颇丰。首先,赵教授为我们教授了一节关于自己兴趣和今后人生的生涯引导课程。在前半节课,赵教授通过与我们讨论“创新”在一个人一生中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何时出现、发展,将我们引入了一些深入的哲学与人类工业发展的领域,使我们得以批判地看待人类社会“创新”的主张。在后半节课,教授则给予了一些十分简单,却十分具有启发性的生涯规划建议,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另外,我们还与堪萨斯大学的其他一些教授进行了交流。那些教授对于我们十分友善,且十分风趣,在玩笑中,给我们最大的建议就是,不要在乎大学的排名和名气,选一个大学最重要的不是这些,而是自己要喜欢。这,也是美国人对于学习的思想最好的诠释。
金咏莎
这次赵勇教授的讲座给了我不少启发。这次的讲座,不像以往的讲座,它不是一味地灌输,而是用聊天和展示图片的方式,用轻松的话题引导我们思考。主题是关于创新和就业。
在讲座的过程中,赵教授用了很多的图片、数据来引导我们思考,就创造力的问题与我们交流了很多。比如小孩子的创造力就要高于学生和成人,而人在退休之后的创造力竟然会回升。老师还用了很多身边的例子与我们交谈了人为什么会变得越来越没创意,并且告诉我们美国的学校非常注重孩子们的创新思维等等,这些也引发了我们深刻的思考……
“我们从事的工作可以是我们不喜欢的,但我们一定要擅长;同时,一定要有一种东西是我们既喜欢、又擅长的,作为我们的职业生涯,陪伴我们的一生”。这是赵教授的原话,虽然是英文,却也如此意义深刻。赵老师的语言风趣幽默,使用的图片贴近生活、发人深省。在轻松的“聊天”氛围中,我们都重新认识了自己。
李宇森
我非常荣幸能够听到来自美国的著名教育学者赵教授给我们的授课。我的情绪很快就从若有所思变成了顿感惊艳。看着那听着有些奇特的口音的身影,耳朵竟不愿放过每一个他发出的音节。这,便是我强烈的感受——惊艳了。随后,为我们答疑的教授们也同样让人惊艳,因为我们看到的是教授们在跟我们一起分享自己的感受,宛如两个知心的好朋友一般。很期待能够再一次参与我们学校这位“荣誉校长”的课堂。
课堂之中,给我触动最大的,莫过于赵教授说的那句“Good is not enough, as everybody can be good! You, have to be GREAT!”。我们常常说我们很优秀,不错,我们确实优秀,我们提前一年中考,每个学期做一两次课题,经常在市里、区里获一、二等奖,每个人亦有每个人的特长所在。但是,这样还不够,远远不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句众人周知的名言警句,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有它的意义所在。无论我们达到了什么样的高度,我们的目标,都绝不能是停留!当一个以征服星辰大海为目标的人征服了星辰大海后,他的下一步便应是征服宇内苍穹!
- 分享到:
- 党建园地
- 2024德国欧洲杯16强分组
- 国际教育
- 2024德国队欧洲杯
- 在线视频
- 更多内容>>
- 北京中学学生荣获北京市...
- 02-18
- 无体育不教育!北京中学...
- 01-04
- 北京电视台优秀报道
- 03-15
- 北京中学学子谈学会共处
- 07-07
- 北京中学2015-2016学年...
- 07-07
- 家校联盟
- 2024德国欧洲杯24支球队